竹炭(bamboo charcoal)
是一種多孔性的含炭物質,它具有活性炭多微孔體積及高表面積的特性。每公克竹炭的表面積高達300平方公尺,相當於一座足球場的面積。而竹炭的吸附作用也是所有炭材之中最高的,吸附力是備長炭的六倍,礦物質含量則是備長炭的三倍。實驗室常使用甲基藍(Methylene
blue)來評估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根據Hameed 等學者的測試,每公克的竹炭能夠吸附460mg的甲基藍,吸附率高於以米糠、椰子殼與麻黃纖維製成的炭材。
竹炭在日本又有「黑鑽石」之稱,廣受日本大眾的喜愛,長久以來都被用於吸附雜質、淨化水質等用途上,是安全又有效的素材,因此在日本已正式將活性竹碳粉列為合法的食品添加物。而台灣的衛生署也將活性竹碳粉納入「食品衛生管理法」中,將其列為食品添加物。
註解:甲基藍溶液屬有機染劑,通常用以細菌染色之用,是一種鹽類,含有苯環及呈色基與促色基,由陰、陽電荷組成,其離子之一具有顏色。甲基藍會造成眼睛灼傷,若不慎吸入,會造成短暫呼吸困難;若不慎食入,會有灼燒感、噁心、嘔吐、盜汗、心神混亂、排尿困難等。
竹子是製作竹炭的主要材料,而最適合燒製竹炭的竹子種類為孟宗竹。竹子經日本三浦黑炭窯技術,以1000-1300度高溫炭化窯燒而成,每100公斤竹子僅能產出25公斤的竹炭。經過高溫炭化,竹炭斷面會呈現細密均勻的孔徑,產生高表面積與超強吸附能力。同時富含微量元素,並且能夠釋放遠紅外線。 註:孟宗竹,又稱毛竹,會分泌植物鹼、類黃素抑制它種植物生長。竹節長,結構堅韌,生長時間短,經濟價值很高,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等方面。
1.竹炭的特性
吸附作用:竹炭是一種多孔性的含炭物質,有多微孔體積及高表面積的特性。也因為具有極大的微孔容積與表面積,因此對於有機高分子物質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如化學添加劑、色素、有機農藥、重金屬與含氮毒素等,有強效的去除能力。 能吸附的物質包括:食品添加物、色素、農藥(DDT等)、游離氯、有機染料、乳化劑(界面活性劑)、硝酸鹽類(引發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重金屬(銻、砷、鉍、鉻、錫、銀、汞、鈷、鋯等),以及腸道的細菌性毒素、代謝性毒素跟其他有機性廢物等。
產生遠紅外線:攝氏1000度以上高溫燒製的竹炭能夠釋放一種波長4~14μm的遠紅外線。遠紅外線具有溫熱效應,可以讓身體保溫及促進末稍血液循環,因此具有養生保健的功效。遠紅外線能夠擴張末梢血管,在不增加心臟負擔的情形下,促進血液循環;促進細胞新陳代謝與組織再生能力;增加身體免疫力。
富含微量元素:竹子在天然的環境成長中,會吸收大量的鉀、鈉、鈣、鎂等可溶於水的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是身體代謝過程的重要輔酶。高溫燒製成竹炭時,礦物質會濃縮在竹炭中;另外竹炭的礦物質含量是備長炭的三倍。如果在水中加入竹炭,可以中和水質,使水的PH值介於7.5~8.5之間,變成天然的弱鹼性礦泉水,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
2.竹炭的相關應用
水質淨化:自來水中常含有過多的氯和三鹵甲烷,也可能因水源污染而含有重金屬或過量大腸桿菌,而竹炭能吸附水中多餘的氯、三鹵甲烷,以及重金屬,可以有效的淨化水質。除此之外,還能釋放多種礦物質使水呈現弱鹼性。
調節濕度:環境的濕度大於竹炭的濕度時,竹炭就會開始吸附水度,降低濕度;當濕度下降時,竹炭則會釋出水氣,是雙向調節濕度的作用。
除去異味:利用竹炭的多孔結構,能快速吸附、分解居室內的甲醛、硫化物、氮化物、苯等有害物質,達到淨化空氣的效果。
土壤改造:由於竹炭內有大量的微隙孔道,將竹炭埋入土中或與培養土混合,可增加微生物活動的空間。加上竹炭還會釋出礦物質來提高土壤的肥沃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達成土壤改良的效果。
遮擋電磁波輻射:以超過攝氏溫度700度高溫燒制而成的竹炭,因電阻係數降低而具有導電性,可以吸附電腦、手機、微波爐、音響、冷氣機等電器所釋放出的電磁波。因此將竹炭放置於電視或電腦周圍,能有效的隔絕電視或電腦所釋放的電磁波。
保健功效:竹炭能夠吸附對人體有害的毒素(如重金屬、硝酸鹽類、食品添加劑等),能夠避免疾病的產生。另外竹炭還能產生遠紅外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細胞的新陳代謝,以及增加身體免疫力。衛生署已經將竹炭列為合法的食品添加物。
其他:還可以用來防蟲,或是做成紡織品、燃料以及建築材料等。
竹炭若是作為保健食品,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吸附及排除人體內的毒素,但何謂「毒素」,又如何將之排除呢?基本上只要是對人體沒有正面益處或是用途的物質都可以稱之為「毒素」。毒素又分成外源性毒素和內源性毒素兩種。外源性的毒素包括病毒、污染的大氣、食物添加劑、殘留農藥、重金屬等,可進入人體內危害健康。內源性毒素則是因為人體新陳代謝速度隨著年齡增加而減慢,因此產生過多的酸、嘌呤、糖及脂肪等。而人體有一套完整的機制將這些毒素排除。
人體的解毒機制:
大腸跟肝臟是人體的兩大毒素處理器官,人體大部分的毒素都交由這兩個器官處理。大腸是最大的排毒器官,不管是吃進來的毒素或是身體代謝過程所產生的毒素,大部分都是經由糞便的形式從大腸排出體外,因此大腸是身體堆積最多毒素的器官之一。除了肝臟及大腸之外,人體也會透過別的途徑將身體的毒素排除出去,例如腎臟、汗腺、皮膚等,但這些器官所能處理的毒素大約只佔20%,遠遠不及肝臟及大腸。 但如果因為便秘,而使得腸道中的毒素未能適時排除的話,這些有害物質會在再次被大腸吸收而進到血液中,之後再經由腸肝循環被送往肝臟,進行加工處理使毒性降低,以確保血液及其他器官不會受到毒素的傷害。但萬一肝臟的解毒功能因為負荷過重而出現異常,毒素就會在身體內堆積,毒害其他器官而對健康造成影響,輕微的可能只是精神體力不繼、頭痛、痔瘡等,嚴重者可能會導致荷爾蒙的失調、免疫力失調以及神經性的疾病。
毒素堆積而導致的疾病:
1.痔瘡
毒素的累積,通常跟排便不順有很大的相關,而便秘就是造成痔瘡最主要的原因。當腸道壓力過大,會使肛門的靜脈曲張、充血。其實很多人都有痔瘡,只是嚴重程度的區別而已,大部分的人都是等到血管被堵住,引發疼痛之後才會發現自己得到痔瘡。
2.肝臟病變
人體的糞便含有大量的毒素,如果沒有適時的排出,這些毒素會再次被人體吸收而進入血液裡,進入血液中的毒素只能依靠肝臟來解毒,如此一來就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增加肝臟疾病發生的可能。
3.心血管疾病
毒素的累積會使得血液變得混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便秘會使得糞便變得又乾又硬,使得排便時得要格外費力,此外用力的同時也會造成血壓的上升。所以如果本身就有高血壓的人,排便用力過度時有導致中風的風險。
4.老年痴呆症
日本一項研究發現,老年痴呆症患者大多年輕時都有慢性便秘,原因是因為便秘時,代謝產物久滯於消化道,細菌的作用產生大量有害物質,會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干擾大腦功能,短期表現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長期神經中毒會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5.皮膚粗糙及面皰
因為皮膚是身體的另一個排毒器官,所以當肝臟的無法解毒時,剩餘的毒素只好透過肌膚排出,使得皮膚越來越粗糙,甚至有面皰的產生。
6.結腸、直腸癌
大腸癌是最常見的癌症,已經連續五年高居國民罹癌人數榜首。大腸癌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腸內致癌物長時間滯留而導致的,這些有害物質若是長期滯留而不加以排除的話,會增加結腸、直腸癌的發生率。
7.胃腸神經功能紊亂
有害物質再次被吸收,會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導致食慾不振,腹部脹滿,容易排氣,口內有異味等中毒症狀。
排毒方法介紹:
大家都知道毒素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以及導致許多病症,但是我們每天會接觸到的毒素實在是太多了,想要徹底隔絕這些有毒物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與其設法阻止毒素進入身體內,還不如想辦法將這些毒素給排出體外。而市面上排毒的方法相當多,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排毒方法。
1.食物排毒法
食物中的某些礦物質、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素能夠提供肝臟解毒時所需的營養素,提高肝臟解毒的機能。另外膳食纖維也具有吸附毒素的效果,可以減少毒素的吸收並將毒素排出體外。能降低毒性的營養素有鈣、鎂、鋅、硒、鐵;維他命B6、C、D、E;及硫化物。
2.運動排毒法
排汗也是排除毒素的途徑之一,而運動可以增加排汗的機率,除此之外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及提高心肺功能。運動時謹記「333」原則,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每分鐘心跳達130下。另外,記得要補充足夠的水分,每天約2000CC的水,因為毒素也可以經由尿液排出。
3.淋巴排毒法
藉由按摩淋巴腺來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加快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
4.斷食排毒法
斷食排毒法須與醫師討論才可以進行,因為並非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能承受斷食,就算要施行也必須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這種方式的目的是要讓腸道淨空,並以自癒法的方式,增加身體抵抗力。
5.大腸水療排毒法
是一種用水清洗結腸的方法,來回的用溫水浸潤來軟化結腸上的黏結物並排出。不過這需要專業人士評估與操作,不當操作可能導致痙攣或昏迷。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腸道自然蠕動的能力,反而導致排便反射消失。甚至有傷害到肛門組織的風險,而導致發炎、敗血症的發生。
6.活性炭排毒法
活性炭原本是醫界最常用來吸附毒素的成分,因為有很強的解毒及排毒的效果,所以當農藥、藥物、重金屬等中毒情形發生時,急診室就會使用活性炭來洗胃、做緊急處理。除此之外,活性炭也經常被應用於肝昏迷、尿毒症病人降低腸中含氮毒素的解毒療法。
雖然活性碳粉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卻是一種沒有選擇性的吸附劑,只要是50D~1000D分子量大小的物質都會被吸附起來,像是維生素B6(231D)、維生素K(450D)、胺基酸(平均分子量為128D)等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營養素的分子量也是落在這個範圍內。因此若是直接將活性碳粉吞下肚,在吸附毒素的同時會連營養素也一併帶走,長期食用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
7.竹炭微粒排毒法
竹炭的劑型分成粉末狀和微粒劑型。因為竹炭的吸附原理與活性炭相似,因此若是直接將竹碳粉吃下肚,它會在胃酸中凝結,使得有效吸附表面積下降;同時在經過小腸時也會連營養素也吸附起來,長期使用恐導致營養缺失。但目前市面上也開發出了能在大腸定點釋放的竹炭微粒劑型,能夠改善竹炭原本「無差別吸附」的這項缺點。竹炭微粒劑型因為外層包覆了一層腸膜溶衣,只有在pH7的環境中才會溶解,大腸正是Ph7的環境,同時也是身體中最多毒素堆積的器官,因此可以大大提升排毒的效果。
活性碳粉與竹炭微粒的比較圖
|
活性碳粉 |
活性竹炭微粒 |
分類 |
粉末狀活性碳 |
以700~1000 mesh粉末狀活性碳以微粒機械加工製得微粒 |
吸附表面積 |
1公克活性碳粉的吸附面積約為2000平方公尺,大約等於八個網球場的面積。 |
1公克的活性竹炭微粒可以釋放6萬個竹炭粒子,吸附面積約為1萬六千平方公尺,大約等於2個足球場的面積。 |
來源 |
多數為椰子殼 |
4-6年生高山孟宗竹,以日本三浦黑炭窯技術,以1000-1300度高溫碳化窯燒而成,每100公斤孟宗竹僅能產出25公斤的竹炭 |
釋放遠紅外線 |
無 |
有,原料經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測定紅外線放射率為0.93% |
專利劑型 |
無 |
M387671具碳膜層的製劑結構
|
定點釋放 |
無 |
大腸定點釋放 |
塵肺病可能性 |
有,因為是粉末成品 |
無,微粒成品 |
胃中吸附營養素 |
有 |
無 |
小腸段(Upper intestinal) |
有 |
無 |
吸附毒素 |
有 |
有 |
大腸段吸(Lower intestinal) |
★ |
★★★ |
排除腸內滯留氣體 |
有 |
有 |
副作用 |
長期使用易營養缺乏 |
無 |
長期食用安全性 |
急診用,不建議長期使用 |
建議天天使用 |
現代人因為飲食習慣加上環境汙染的關係,所以使得身體內累積了大量的毒素,這些毒素就是各種疾病的根源,如果不加以排出會引發許多病症。而竹炭因為有強力的吸附力,特別是能在大腸溶解釋放的竹炭微粒,更能有效地將腸道中大部分的環境汙染毒素及代謝性毒素給吸附起來,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因毒素而產生的疾病。
除此之外,竹炭還能釋放遠紅外線,而這種遠紅外線因為具有溫熱效應所以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維護心血管健康。
保健功效
因為竹炭微粒能夠有效地吸附堆積在身體內的毒素,能夠防止大腸、血管、腦神經、肌膚等器官被這些毒素傷害,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另外,口臭、排氣及膚色黯沉也是身體慢性中毒的症狀之一,將體內的毒素排出之後,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些症狀。
1.預防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就是因為腸道中長期堆積大量代謝廢物及致癌物才導致的,竹炭微粒能將這些有害物質都吸附起來,維持腸道乾淨,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2.減少慢性發炎疾病
腸道中的毒素如果進到血液中,可能會引起慢性發炎,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慢性發炎相關疾病。竹炭微粒可以先行吸附毒素,防止腸道內毒素進一步擴散到血液中,有能有效減少慢性發炎的症狀。
3.避免老年痴呆症
造成老年痴呆症的原因,與中樞神經系統長期受到毒素的侵害有關,竹炭可以有效的吸附身體的毒素,避免大腦機能受到毒素的干擾,因此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症。
4.防止心腦血管疾病
竹炭可以吸附血液中的毒素,達到淨化血液的功效。除此之外,竹炭還能釋放遠紅外線,因為具有溫熱效應,所以可以擴張末梢血管以及促進血液循環,能夠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5.改善膚色黯沉
因為皮膚也是身體的排毒器官之一,如果大腸、腎臟以及汗腺無法將體內排除乾淨時,就只能透過皮膚來排毒,因此會使得皮膚受到毒素的影響得變得粗糙,甚至是冒出面皰。而竹炭因為具有強力的吸附功能,所以可以有效改善因為毒素累積而使得皮膚變得黯沉的問題。
6.改善口臭及容易排出惡氣等問題
竹炭不僅能吸附毒素,防止胃神經失調而引發的腹脹及口臭,另外還能吸附掉腸道中的滯留氣體,改善排氣帶有惡臭的問題。
竹炭微粒的適用族群及症狀
1.腹脹、口臭
口氣不好、經常腹脹、容易排氣,且排出的氣體常帶有惡臭味者,是因為毒素引起胃神經失調而導致的。
2.皮膚暗沉、粗糙
毒素在體內堆積容易使皮膚變得粗糙、失去光澤,且易冒青春痘。
3.外食族群
外食族容易吃下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增加身體的負擔,而竹炭能有效吸附這些人工化學添加劑。
4.常交際應酬者
食用大餐後,大腸容易堆積大量未消化完全或未吸收完成的物質。
5.經常熬夜、壓力大、抽菸、飲酒者
熬夜、壓力、香菸、酒精都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使身體解毒功能下降,而導致毒素大量的堆積。
6.養生保健
竹炭微粒能夠吸附身體的毒素,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加上安全且不含副作用,所以適合作為日常保養來食用。
本著作由 好健康生活網 製作,以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